第Z03版:情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5月5日 星期

变送教下乡为送培到校


变送教下乡为送培到校

□永嘉县乌牛镇岭下小学 金 甫

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经常组织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这既发挥了名优教师在区域内的指导、引领作用,又传播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帮助农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当优秀教师带着先进的教育理念,走进农村薄弱学校的课堂,往往只上了一节课,就宣告送教任务完成了。这节课又往往是该师多次试教、精心设计的示范课,农村学校真正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困惑几乎丝毫未触及。名师送教下乡并没有真正收到效果。

目前送教下乡活动的操作程序是:送教教师上示范课—听课教师评课—组织者进行总结。在其中的相互评课阶段,由于农村教师大都比较拘谨,往往是同去的优秀教师、城镇学校领导评课,没有能够真正互动起来,不利于激发薄弱学校教师后续学习改进的热情。为此,笔者所在县的研训员把送教下乡活动的程序改为:观课—议课—专题讲座—解答疑问,即把“送教下乡”改为“送培到校”,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

在送培活动中,要求教师观课时将“思”贯穿于“观”的全过程,尤其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气氛热烈、意外冷场、效果不明显的地方进行思索,透过这些现象去分析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在议课时,教师们集中话题、关注焦点,依据事实,从现象出发讨论问题。这样的议课不是对已经发生的课堂进行判断或者做出结论,而是思考和研究如何上出更加理想的课。这样就增强了上课者与听课者的互动,为所有参与者铺就专业成长和经验共享的道路,真正实现共同成长的校本教研目的。

此外,送教者对教育教学领域某个问题往往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利用送教下乡的机会,请他们面向薄弱学校教师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一方面可以扩大听课教师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听课教师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讲座活动中,送教者对教师提出的疑问,结合鲜活的事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有助于听课教师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对开展教学研究也不再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

送教下乡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借助这种形式让薄弱学校的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同行者。送教下乡活动时间短暂,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必须做好后续工作,以发挥送教下乡活动的最大效益。这就要求活动组织者及薄弱学校做好一系列的资源共享、网络讨论等活动,让教师获得持续学习和有效帮助。

同时要通过送教下乡活动来沟通城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拉上手、结成对,并能在以后的教学中,从某一学科的联系交流扩展到其他学科的联系交流,从学科教学上的联系交流扩展到教学管理上的联系交流。倘能如此,就能有效地改变薄弱学校的面貌,真正达到送教下乡“送去一堂课,带动一个面”的目的。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