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4月21日 星期

遇见,是幸福的开始
苏州十中的“诗性”与“最中国”

遇见,是幸福的开始

苏州十中的“诗性”与“最中国”

编者按:

文化自信是时代的召唤。

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学校应如何践行文化自信,如何从民族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学校办学历史中塑造自己的灵魂,真正做到以“文”化人?

近日,由沪浙皖苏四省市教育报刊总社(教育宣传中心)联合发起的四地记者寻访长三角地区文化育人典型学校活动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本报将在《寻访文化育人校园·长三角》栏目中,与读者一起,阅读发生在这些校园中的传统与未来,灵动与务实。

□本报记者 黄莉萍

几年前,柳袁照曾在一次以“面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国教育研讨会上,做了《未来,将面向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演讲。这个在当时并不太应景的演讲,事后柳袁照总喜欢在各种场合或文章中提及。

“这是我经过学习、思考、实践后,所悟出的道理,是我对教育未来的理解与憧憬。”在柳袁照看来,教育存在着太多的片面与“自以为是”。“以为最美妙的东西,总在前方,把过去与传统看得一无是处。这样,走不了多远。”

修旧如旧,校园被誉“最中国”

很多人知道,柳袁照所在的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美丽而古老。

青砖、绿苔、白墙、灰瓦,大门上方斑驳的红匾中写的是“苏州织造署”;芭蕉、红枫、青竹,和两百岁的桂花树一起,掩映着各式明清亭台楼阁;园中有泉,有古井,历史均逾百年……

课堂上讲曹雪芹和《红楼梦》,是从曹雪芹曾经生活过的织造署遗址讲起的,“大观园中有西花园的影子”;讲《水浒传》和“梁中书失落花石纲”,也依旧从屹立在西花园中的千年太湖石瑞云峰讲起……

然而15年前,柳袁照接任苏州十中校长时,这所极富古典气息的学校,“是破烂的,很多东西丢失了”。

2002年,他只想把这所百年老校,办成有着独特传统文化气息的学校。

他做了两件事,一是修复、改造学校,二是梳理学校历史。无论是物质改造,还是精神梳理,他都坚持“修旧如旧”。

不砍一棵树,不拆一间房,明清建筑、民国建筑、仿苏建筑、上世纪60年代的建筑,都在吴文化的主导风格下统一成了典型的苏州园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柳袁照说,修旧如旧的校园,是校友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开始。

研究每一个学科发展的历史特点,研究学校名人以及他们的成长历史。这个园子里,先后走来了蔡元培、胡适、竺可桢、沈骊英,遇见了费孝通、杨绛、何泽慧、李政道……柳袁照花了5年时间,与相关教师走遍全中国,走访名人校友、名人之后。“那是一份少有的历史遗产、教育遗产。”在柳袁照眼中,校友是学校发展中的动力性资源。

季玉厅、元培楼、时璋楼、季康亭、璀廊……几乎每一处亭台楼榭,都以校史上的人物命名。这些像空气一般的文化资源,就这样在校园里永远地留下了痕迹。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江南园林之中,会忽然闪出一座火红的英式电话亭。“这更像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接纳和包容。”作为如今被称为“最中国”学校的校长,柳袁照认为,在传承中接纳、浸染现代教育和国际教育的精神,才是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的精髓。

激发原创,成就“诗性教师”

一朝醒来我突然变成了一棵树/一棵再也不走/再也不顾盼/再也不漂泊的树。

“这个园子,唤醒了我的诗情。”

“但我们的教育,还有多少诗意、诗性?”

柳袁照爱着这园子一花一石的诗意,更探索着历史的诗意、现实的诗意。他无数次查阅资料、查阅历史,“透过”蔡元培、王季玉等,探索着校长“这棵树”应有的形态;与杨绛、李政道等“论道”,探寻着学生恣意成长的最美好路径。

就这样,诗意渐次走来。“如在大海上航行,刚才还乌云满天,瞬间,海天一色,一片澄明。”

“诗性教师”在哪里?

教职工大会,开成了沙龙。教师们在台上发言,校长在台下倾听。每次,或论坛,或沙龙,或主题报告,“大家说”科学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学情研究等。“大家说”已成系列:“好老师大家说”“好家长大家说”“好学校大家说”“退休教师大家说”……

“诗性教师”在哪里?

曾用3年时间,苏州十中在教师中开展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校教师写自己的老师,出了一本书《我的老师》。人人回想自己的老师,是回想自己做学生的过程;人人写自己的老师,是对教育、对教师重新思量、重新感悟的过程。

“诗性教师”在哪里?

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柳袁照认为,这是文化教育传统的回归。“以自己的情怀,影响孩子的情怀,以自己的原创性影响孩子的原创性。”在诗人柳袁照的带领下,15年间,苏州十中教师已先后出版50多本诗歌、散文、教育随笔、校本教材等书籍。

教师的发展,本质上是生命的成长。“只谈专业发展,是对教师发展的窄化、异化。”柳袁照说,“为什么语文老师不能成为作家?为什么政治老师不能成为哲学家、政治家?为什么地理老师不能成为旅行家?”

“诗性教师”在哪里?

“诗性教师”,不仅仅是研究诺贝尔文学奖中因诗歌而获奖的39位得主的作品,整合出教材与课外读物《我坐在窗前》的那些人。

还在三角函数的变化该怎么讲的课堂中。数学教师鹿斌的秘方是“带着学生走弯路”。他按学生思路,一次次带着他们犯错,一次次经历进入死胡同后的重生。这样的教学看似绕弯,实则是直通学生思维的捷径。“课堂,寻找真挚最重要,真实的美最朴素。”这是鹿斌对诗性教育的理解。

真水无香,呵护本真、唯美、超然

学校像捧着水一样,捧着学生的心。

“只要曾在此,或读书,或借读,或毕业,或肄业的,姓名均按历史时期,以音序排列。”2016年10月22日,是苏州十中110周年校庆的日子。没有任何仪式、任何活动,校门只是静静地敞开着。

皓发童颜,每一位归家的学子都到闻道廊上查找自己的名字,不少还是一家几代人在找。为了让110年中的所有校友的姓名都能镌刻在墙上,学校花了整整10年时间,发动每届校友找,组织教师到市里档案馆、学校校史馆中去找。那些故纸堆中被虫子蛀咬的空洞,让不少名字就剩下一个字。这样,也刻上,“**凡”。

“这也是我们践行的诗性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学生毕业时能从学校带走三样礼物——本真、唯美、超然。真,是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我们可以不做诗人,但是必须有诗人的情怀:不雕琢、不做作、不功利,内心强大、视野宽广、一生有梦。”多年下来,苏州十中的诗性教育,已被誉为全国高中学校中诗歌教育的一面旗帜。

2010年,苏州十中首创发起的“全国中学生校园诗歌会”,吸引了全国30个省区市的50多所高中学校参加。一年一届一主办校,这个吸引了大山里的学校、草原上的学校长途辛劳跋涉赴会的全国中学生校园诗歌会,一直坚持着不评奖,只朗诵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每年出一本诗集的传统。

而苏州十中的诗歌课程,不仅在诗歌创作课堂上,在该校每年5月、10月的校园诗会中,也在“杏园”这个诗歌教育课程基地中,更渗透于整个学科课程,乃至于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之中。

每年,高一学生都会有个“课题”,研究、绘制地图上的“诗歌苏州”。每年的路线,都由学生分组研究、规划、选定,再由班级、年级层层投票选出。将盘门、灵岩寺、桃花坞、艺圃、山塘街、五人墓……学生们喜欢边走边学,边走边吟,在行走中感受诗意;更喜欢在最后一公里,朝着飘扬的红旗飞奔,把柳袁照远远抛在后面。“我们欢呼时,校长会远远地坐在石阶上,看着。”学生们便一拨拨走过去,把他当景点,合影,事后还不忘将“罩哥”孤独、呆萌的身影放到网上“调侃”。提及去年的30公里文化行走活动,高二(9)班学生席小童依然掩不住地笑。

每年4月,高二师生总要攀登苏州最高峰穹窿山。登顶、赛诗、咏诗、赛书法,远眺浩渺太湖,师生们在历史的遗踪之地,传递着生命的气息。

“我们需要具有生命气息的教育,追求本真、唯美、超然。”

每年的12月31日,是柳袁照认为最本真、最唯美、最超然的一天。“那是比任何一节文化课都重要的一课,会让学生们一生回味,我由衷地赞美它。”

下午2点开始,直至晚上8点,整整6个小时,是每年的高三迎新联欢会。

每班一个节目,全体学生登场。开放式的舞台,观众兴之所至,就可以上台参与。每个班级都会制作专题片,记录高中3年中的难忘情景。节目中间穿插颁奖、授奖环节,最佳进步奖、忠于职守奖、最佳辣甜心奖……每一位教师,包括打扫卫生的阿姨、保安,都会录制节目,为学生的未来祝福、祈福。

6个小时,常常不够。有一次,有教师建议:“取消班主任献礼环节?”学生们坚决给予否定。班主任依然被一一引导上台。面对着学生亲手做的小礼物,书写的字画、书信,甚至全班学生一针一线轮流编织的围巾,教师们哽咽了。教师袁佳朗诵起了自己写的诗《离别》:“我不要/我不要你频频回首/尽管我的眼里溢满感伤。”

在这个园子里/遇见你/是个幸福的开始。

几年前柳袁照在新春的西花园里涌溢出来的这行诗句,如今已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这个“你”是谁,答案在苏州十中师生们自己的心中。

四月十四日,登上穹窿山顶的学生们正在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