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3月15日 星期

章振乐:呵护童心育“全人”


章振乐:呵护童心育“全人”

□本报记者 朱 丹

惊蛰这天,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的孩子们纷纷来到学校的“开心农场”,给蛰伏的萌虫们一个惊喜,给散落在小径的种子安个家。近来,这些孩子都对一本新书爱不释手,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书本里的知识,和家长一起开展亲子实践活动。这本书名为《大地上的劳作:24节气亲子书》,由学校校长章振乐和教师团队历时半年多整理出版,被“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林崇德先生称为“可爱的小册子”,推荐给更多孩子阅读。

作为该书的主创者之一,章振乐告诉记者,《大地上的劳作:24节气亲子书》是七小新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劳动教育理念孕育的结晶。早在2012年,章振乐就种下了这颗新劳动教育的种子。如今,新劳动教育初长成,新劳动教育课程被评为“中国十大美好课程”之一。而章振乐也因此成了教育改革浪潮中的佼佼者——教育部重点课题立德树人创新研究核心组成员、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成员、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计划第一层次培养人选,并被评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全国环境教育功勋校长,还是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

“我们在学校教学和社会生活中发现,孩子们普遍缺乏劳动、不会劳动,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几乎是脱节的。同时,孩子们跟大自然相处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童年正在慢慢消失。”谈及开展新劳动教育的初衷,章振乐说:“为了让孩子能够亲近大自然,更为了让孩子转换学习方式、让教师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课堂育人到开放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的转变。”

怀揣着“呵护童年”的愿望,章振乐用20亩“开心农场”为孩子们营造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鹿山”的校园生活景象。也正是这块地,成了七小新劳动教育的发源地。在这里,孩子们会去探究如何才能让土豆长得更好,如何能让萝卜长得又大又红,如何能让向日葵一直露着笑脸……“有的孩子还借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跑到田里给向日葵吹笛子,用音乐帮助植物更好地成长。”他举例说,这块地似乎有一种魔力,激发着孩子们对劳动的热情,也培养着他们对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爱心。

为了让更多孩子感受到劳动的魅力,章振乐还带领教师们对新劳动课程做了整合开发。除了最受学生喜爱的“开心农场”之外,新劳动课程还包括“生活整理”“亲子合作”。三大课程群通过项目制与主题周结合的实施方式,设置了20多门课程。有趣的是,他在“亲子合作”课程中别出心裁地列出了“12岁前应该做的30件事”,如玩泥巴、种菜、放风筝、野外夜行、爬树等。这张清单一经发布就一呼百应,“俘获”了家长和孩子的心。

章振乐的教育情怀远不止这些,他于2009年建校之初便提出“承江南人文之源,育东吴少年才俊”的办学特色:“我希望,从七小毕业出去的孩子,个个都是有‘根’的人。”因此,学说方言、学习民俗、听人文故事、“走读东吴”等内容随着新劳动课程的不断开展,被逐渐融入其中。

区别于传统的劳动教育,七小的新劳动教育正处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其间,章振乐从未停止过反思: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新劳动教育怎样实现培育“全人”?新劳动教育适不适合向其他学校推广?2016年4月,在浙江省“新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经验推广会上,章振乐向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教育工作者介绍了七小新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并发起了成立中国新劳动教育联盟学校的倡议。于是,由15所学校组成的全国新劳动教育学校共同体应运而生,章振乐由此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教育改革伙伴。

章振乐坦言,相比培养成绩好的学生,他更愿意花精力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首位。“不单纯地传授劳动的技能和品质,而是把劳动教育作为突破口,以劳动为载体,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带动智体美全面发展,培育‘全人’,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是章振乐和他的教师团队对新劳动教育的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