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3月6日 星期

推进教育信息化关键在教师


推进教育信息化关键在教师

□梁 好

教育部日前发布《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核心目标是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同时提出要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加快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进一步提升学校网络带宽,推进“无线校园”建设。(2月22日中新网)

教育信息化是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不仅包括硬件技术的升级与革命,而且在于教育理念的跟进与突破。硬件设施再完善,信息设备再先进,最终都需要通过“人”去完成。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的使命与责任理应放在第一位,也必须放在第一位。

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中小学校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做了大量工作,然而,这样的推进终归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少了几分主动参与,有时甚至过于重视量化结果,而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教育信息化终极目标是为了发展教师、服务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而,信息技术改革必须扎根学校实际,强化全员参与,立足常规课堂,实现广泛运用,才能真正释放潜在效益。

笔者经常走访中小学校,发现不少学校的一个共性问题,即过于重视信息化过程中“物”的配备,而忽视了“人”的作用,特别是农村偏远学校,电脑室配备齐全,却常常大门紧锁,班班通配备到位,却常常落满灰尘。还有一些学校,教师的空间运用率数据相当高,却是集中突击上传,没有与教师平时的备课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纸质备课,课堂教学依然是教本加粉笔。有些学校教师课堂对多媒体的利用率较高,但是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及附带的教育信息资源,而失去了自我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常常被多媒体拖着走,丢失了作为主体地位教师的重要作用,课堂效果反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综观上述问题,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人”的问题: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主动适应能力不强,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不高,驾驭教育信息资源的把握力不够;部分学校教育信息技术管理的理念存在偏颇,管理方式方法存在漏洞,考核评价方式存在问题。凡此种种,严重制约了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即使实现了硬件的全面达标,也实现不了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实质性突破。

要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要关注硬件,更要关注软件,要将转变思路、更新理念、提高技能、强化参与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教师实施正确的引导,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常规运用与管理模式,将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的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质量监测、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有机融合,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工具,提高教师使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要深化教育信息化教科研工作,尝试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的新手段、新方法、新途径,让教育信息技术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引擎。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