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怡晗)在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的校园里,顶着烈日,教师们拿着水管、刷子、扫帚,忙着冲洗、擦拭……连日来,一场重建校园损毁设施、确保新学期正常教学的“开学保卫战”在我省各地各校如火如荼地展开。
台风“利奇马”肆虐过后,省教育厅第一时间制定了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指导各地开展灾后各项工作,并安排人员专门前往受灾严重的地方做好校舍安全指导工作。各市县教育局及时组织人员分赴受灾严重的学校,指导灾后重建,并对洪水浸泡过的教学楼、食堂、体育场馆等建筑设施进行细致的排查。据统计,全省教育系统累计组织教职工76009人次参与了学校灾后恢复工作。
灾情就是动员令。大荆是乐清市受灾最严重的学区,该市教育系统组织300多名志愿者,帮助受灾学校开展环境清理工作,着力解决围墙倒塌、树木损毁、设备进水等问题。而杭州市临安区则“校校结对”,70多位教师前往被泥沙壅塞的岛石镇中心学校、岛石镇中心幼儿园,帮助铲除淤泥、搬运物品等。
党员教师更是主动出击,不少人冲锋在第一线,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永嘉县瓯北第五中学党支部自发组织党员教师20余人购买了雨靴、手套,主动驰援灾后恢复工作繁重的港头学校。而在乐清,没有分配到救援任务的一些学校也自发组织起党员志愿小分队,随时准备投入灾后重建“战役”。
一方有难,八方驰援。临海市鹿城小学灾情严重,洪水漫进整个校园,大水过后,学校一片狼藉,满地泥浆。家长志愿者们闻讯赶来,主动参与学校的灾后清理工作。一家温州大学校友企业也伸出手来,向温州、温岭两地捐款100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以实际行动贡献一份力量和爱心,为重建灾后美丽家园助力。临安区还在教育系统开展了捐款捐物活动,解决受灾学校器材、书本等短缺问题,并对受灾严重的学校和教职工进行慰问帮扶。
永嘉县教育局优化办事流程,对受灾严重的13所学校开通学校灾后重建“绿色通道”,在设备更新、仪器采购等方面简化手续,特事特办,目前已有600多万元设备办理提前采购审批。鹤盛镇中心小学校长李送国欣慰地说:“学校已全面清洗、消杀完毕,等设备安装到位,学生们可以在焕然一新的校园里迎来新学期了。”
台风过后,随着高温天气的回归,降水量又开始增大。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加强日常安全巡查,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安全教育不放假,开学前我们仍每周向家长发送防溺水安全教育警示语。”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校长张月环说,学校组织教师对辖区内的水域进行摸排登记,并重设了被台风破坏的警示牌。
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20日,全省所有受灾学校均已完成卫生防疫消杀和校园环境清理工作,学校受损房屋修复工作完成率达95%,倒塌围墙修复工作完成70.1%,受损的课桌椅、教材等正在通过各种办法予以解决。省教育厅抓紧对各地统计上报的校舍、设备器材、围墙、树木等损失情况进行核实,正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支持,确保所有学校均能按时正常开学。